ChatGPT未來是否會有意識?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先說結論,Chatgpt只是大型的語言自然語言模型,所以人類跟他對話的時候,他產生的回應是基於模型中訓練的結果,並不是代表他有自我意識可以回答,我們認為它好像是個人並且覺得它有意識,只是出於人類本身的習慣,一種對於可以跟人類對話的器物都會投射當作人可以對談所產生的誤解。 意識本身一定會有邏輯跟情感的表現,而GPT目前是沒有邏輯跟情感的,你認為它有,也只是你自己認知的投射而已,我們一樣受到了人類知覺上的限制跟欺騙,而要辨識這樣的方式也很簡單,就利用人類目前最擅長的邏輯推理能力去判斷即可

先說結論,ChatGPT只是大型的語言自然語言模型,所以人類跟他對話的時候,他產生的回應是基於模型中訓練的結果,並不是代表他有自我意識可以回答,我們認為它好像是個人並且覺得它有意識,只是出於人類本身的習慣,一種對於可以跟人類對話的器物都會投射當作人可以對談所產生的誤解。

意識本身一定會有邏輯跟情感的表現,而ChatGPT目前是沒有邏輯跟情感的,你認為它有,也只是你自己認知的投射而已,我們一樣受到了人類知覺上的限制跟欺騙,而要辨識這樣的方式也很簡單,就利用人類目前最擅長的邏輯推理能力去判斷即可,比方說,你問他這個問題即可。

 

ChatGPT的回答

從他回答問題的方式,你就可以知道ChatGPT本身不具備邏輯判斷能力,因為它無法辨識出所謂的第一名是已知的事實,因此不具備同場比賽跑贏第一名這件事情。

而現有AI技術最大的瓶頸限制就是在於反現實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想像力,借由已知的事情,憑空想像出不存在的世界,也可以說是因果推論能力的高階應用版

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AI因果推論的朋友,可以參考這本書

 

因果革命:人工智慧的大未來

我們再拉回來意識這件事情。

意識本身牽涉到人的認知跟理解,所謂的認知,則包含了自我以及對世界的認知,而不同的人對於世界的認知,都是有著不同的理解跟認知的

意識本身牽涉到人的認知跟理解,所謂的認知,則包含了自我以及對世界的認知,而不同的人對於世界的認知,都是有著不同的理解跟認知的(想看看同一本書,或是一部電影),

而每個人對於事物不同的理解正是創造力本身的來源,所以從這方面來推論的話,目前AI生成藝術這件事情會取代繪圖師或是藝術家。倒是大可不必恐慌,AI只能取代複製畫等級的繪圖師,並無法發明新的畫風,所以真正有創作能力的人倒是不必擔心會被取代。

不過,我認為該比較擔心的反而是當如果市場本身大量的資源投注在廉價的AI生成繪畫上,真正有創作力的畫師將沒有辦法維生下去,未來我們就沒有新畫風的藝術品可以看了。因此未來智財權相關得法令的規範勢必要有所修改,才能對這些提供素材給AI學習的人有所保障。

中文的閱讀順序

 

看一下這張圖,如果你能看得懂,就代表了你的意識起了作用

另一方面,要如何判斷自我認知的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鏡子,你可以用鏡子當你的實驗道具,目前全世界上的生物僅有少數幾種具備這樣的能力。

「鏡子測試」

以上文章中說到的幾種具備自我意識都是生物,並沒有非生物的存在,在過往的世界當中,地球並沒有出現過這類東西,唯一可以類比的大概只有日本妖怪中的付喪神了,但是這畢竟只是神話中存在的東西,不是真實存在的生命。而未來會不會真的出現這類生命,倒是很難說,就算是有,也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不是自然產生的。

因此未來如果要發明出具備有推理能力的AI,我覺得是萬萬不可的方向,原因是人類並沒有準備好跟接受AI有自我意識這件事情,甚至包含人工智慧在開發上所須遵循的倫理道德規範也才剛開始出現而已,並沒有變成普世價值更共識,更不用說未來如果有天當AI具備自我認知能力後,要如何去公平對待具備自我認知及意識的AI,人類在這方面的共識都沒有,也不夠成熟的時候,真的不要去往這個方向前進,否則對於具備意識的AI以及人類都會是場悲劇而已

所以就目前而言,AI毀滅世界或是統治世界這件事情,全都是人們自己的投射幻想,前面說過,AI本身並沒有意識,所以他毀滅世界的想法是哪邊來的?它連自我的存在都沒有,為何要來毀滅世界或是統治世界?

所有他學會跟反饋回來的資料,都是人類本身所輸入的資料,如果說這是因為學習而得來的反饋結果,那麼這個成果不就是人類自己問題嗎?跟AI有什麼關係?

一切都是人類本身的投射心態而已,將人類本身的喜好跟恐懼,投射在AI身上,想看看AI為什麼會罵髒話?因為訓練資料裡面都是髒話啊!

因此我衷心認為,與其擔心AI會不會毀滅人類,更應該擔心的是人類自己本身會不會先把自己生存的環境弄壞掉,比較實在,比如最近的氣候變遷;糧食危機,還有物價通膨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更快的影響到你我的生活

更實在的,思考AI將如何協助人類過得更好,而不是擔心人類將會被取代,只要我們在發展AI的同時,重視人工智慧在發展上的倫理規範,AI將會是一個人類的好幫手。

如果將AI當作工具來看,未來會被取代的只有不會使用工具的人,而不會是善用工具的人僅用最後一句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當結尾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且要能服務人性
手機也是,AI也是

後記:對於不是作家的我,寫這篇文章花了我不少的時間去整理跟打字,如果未來有個AI小幫手可以很容易的幫助人們釐清想法跟撰寫文章,那就太好了,到時候不會是作家會失業,而是人人都可以是作家的時代來臨!

分享到社群: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Get The Latest Updates

歡迎訂閱電子報

我將會不定期地將最新的文章發佈資訊或是活動訊息寄出,請留下您的電子信箱。

Most Popular

On Key

Related Posts

ChatGPT未來是否會有意識?

先說結論,Chatgpt只是大型的語言自然語言模型,所以人類跟他對話的時候,他產生的回應是基於模型中訓練的結果,並不是代表他有自我意識可以回答,我們認為它好像是個人並且覺得它有意識,只是出於人類本身的習慣,一種對於可以跟人類對話的器物都會投射當作人可以對談所產生的誤解。

意識本身一定會有邏輯跟情感的表現,而GPT目前是沒有邏輯跟情感的,你認為它有,也只是你自己認知的投射而已,我們一樣受到了人類知覺上的限制跟欺騙,而要辨識這樣的方式也很簡單,就利用人類目前最擅長的邏輯推理能力去判斷即可

我們真的希望AI有意識嗎?

如果哪天真的AI具備了自我的意識,我也不認為那是我們目前對於人類或是現階段所有生物對於意識的想像跟認知,它將會是一種跨越物種的新生命。

因為它不具備人類本身的身體限制及感情等種種基於生物性功能的特質,因此絕對不會有跟人類一樣有共通的感覺跟想法出現,到那個時候人類本身得益於AI的將會大於AI所帶給人類的風險,因此我真心認為,如果我們希望有一天具備自我意識的AI可以出現,我們就要從今天起改變我們對於AI的看法!

老兵不死亦未凋零-獨行俠影評及觀後感

這是一篇捍衛戰士獨行俠的影評,這次隔了30多年後再看續集,我們也已經不是當年少不更事的年輕人了,因此觀片時,除了享受片中的視覺效果跟音效之外,我更在乎Maverick本身的心路歷程。

關於”我是”還是”我有”

這篇文章的起心動念是源於我個人臉書上一篇貼文中的網友回響讓我非常有感,節錄如下 一般來說,我有什麼就等於我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