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世界閱讀日一點隨想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一直以來,閱讀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興趣,但是對很多人來說,讀書是痛苦的,因此我開始思考讀書本身的行為與目的

如果不是看到好友的臉書貼文,還不知道今天是世界閱讀日。

一直以來,閱讀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興趣,但是對很多人來說,讀書是痛苦的,因此我開始思考讀書本身的行為與目的
再談之前,我這邊先把書籍的定義擴大到不限種類的書籍,比方說小說也是書籍、漫畫也是書籍,因此讀書對每個人來說,代表的意義都不一樣,有的人是為了獲取知識,有的人是娛樂,有的人是打發時間,每個人看書的目的都不一樣,但是我覺得最終的目的,都是同樣的,就是”讓腦袋有事情可以做”,當然有許有人會反駁說,胡思亂想也是讓腦袋有事情可以做,但是我認為如果在沒有新的資訊刺激進來之前,胡思亂想到一個程度,也是會無聊的,別問我為何會知道,因為我就是一個從小腦袋就愛胡思亂想的人~(笑)

在我從小到大的記憶中,跟書有關且讓我映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大概就是”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這句了,對於小時候就愛泡圖書館的我來說,這句話真的是我的知音啊!

但是再認真地想一想,古時候大部分的人不識字,看書這件事情是高知識份子的專屬娛樂,而古時候也沒有所謂的電視跟網路或是報紙,所以你要接收資訊跟學習的話,就一定要看書,你不看書你就沒辦法跟人討論事情,或是聊天,尤其是高知識份子的聚會,你總不能都談今天天氣如何吧!??

無聊的浣熊
無聊的浣熊君

現代跟古時候的狀況完全不一樣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所有的資訊跟知識來源隨手可得,知識獲取的方式已經不局限於書籍而已,大家反而擔心的是資訊是否正確或是偽造,因為創造資訊的代價太低廉了,所以我們吸收資訊的方式可以說根本沒有斷過,尤其是Netflix出現之後,根本是時間殺手,完全不需要擔心三更半夜沒有電視可看,現代的小朋友可能已經不知道這個影像是什麼意思了

檢驗圖(英語:Test Card,又名Test Pattern),又稱測色板、測試卡、測試圖,是專門測試電視機顏色用的一種動(靜)態圖片 維基百科

因為這是以前三台時期,在電視節目一早還沒開播的時候,當你打開電視,你只能看到這個圖片,除了這個影像,你沒有任何的節目可以看,所以網路的出現真的是完全解決了所謂”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這句話啊!

不過我還是認為現代人要多多看書,因為書籍本身是結構化的資訊內容(我這邊說的是真正的專業書籍喔),多讀書可以訓練你腦袋中關於邏輯推理的能力,也能學習到比較完整的專業知識,不會落於片段跟一知半解的知識,現代人由於太依賴Google,卻忽略了,很多專業知識本身不是光靠一篇文章就可以了解事情的整個面貌,每個人在獲得資訊的方式都是片段的、零碎的,如果小孩本身一開始就是用這種片段的、零碎的方式再吸收知識的話,習慣後就會無法有系統跟架構的組件自己的邏輯推理系統跟知識架構,很容易會有片面就下決斷的問題產生,這是目前我觀察到網路文明病,再加上網路本身的超連結屬性,資訊本身的連結很容易被轉移到另外一個話題去,這就會造成注意力不專注的問題(想想看你在看Youyube或是抖音的情況),我覺得這些問題都是未來很大的隱憂。

如何閱讀一本書
猜不到有這本書吧!!如何閱讀一本書

重點還是回到世界閱讀日本身,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有時間還是拿起你手邊買來一直想看,但是重來沒翻過,或是只看了幾頁的書,放下你的手機,暫時開啟飛航模式,給自己兩個小時的時間,安安靜靜的沉浸在閱讀的世界之中,感受知識帶給你的快樂跟喜悅,挖掘發現這個世界的真相,與你手中書籍的作者對話,你會發現,看完這本書後,也許解答了你一些人生的問題,也許讓你有了看待這個世界不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你將會更有自信地去面對這個世界的挑戰,因為你手中有了知識這個武器!

分享到社群: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Get The Latest Updates

歡迎訂閱電子報

我將會不定期地將最新的文章發佈資訊或是活動訊息寄出,請留下您的電子信箱。

Most Popular

On Key

Related Posts

ChatGPT未來是否會有意識?

先說結論,Chatgpt只是大型的語言自然語言模型,所以人類跟他對話的時候,他產生的回應是基於模型中訓練的結果,並不是代表他有自我意識可以回答,我們認為它好像是個人並且覺得它有意識,只是出於人類本身的習慣,一種對於可以跟人類對話的器物都會投射當作人可以對談所產生的誤解。

意識本身一定會有邏輯跟情感的表現,而GPT目前是沒有邏輯跟情感的,你認為它有,也只是你自己認知的投射而已,我們一樣受到了人類知覺上的限制跟欺騙,而要辨識這樣的方式也很簡單,就利用人類目前最擅長的邏輯推理能力去判斷即可

我們真的希望AI有意識嗎?

如果哪天真的AI具備了自我的意識,我也不認為那是我們目前對於人類或是現階段所有生物對於意識的想像跟認知,它將會是一種跨越物種的新生命。

因為它不具備人類本身的身體限制及感情等種種基於生物性功能的特質,因此絕對不會有跟人類一樣有共通的感覺跟想法出現,到那個時候人類本身得益於AI的將會大於AI所帶給人類的風險,因此我真心認為,如果我們希望有一天具備自我意識的AI可以出現,我們就要從今天起改變我們對於AI的看法!

老兵不死亦未凋零-獨行俠影評及觀後感

這是一篇捍衛戰士獨行俠的影評,這次隔了30多年後再看續集,我們也已經不是當年少不更事的年輕人了,因此觀片時,除了享受片中的視覺效果跟音效之外,我更在乎Maverick本身的心路歷程。

關於”我是”還是”我有”

這篇文章的起心動念是源於我個人臉書上一篇貼文中的網友回響讓我非常有感,節錄如下 一般來說,我有什麼就等於我是什